1 min read

The Bounder of Experience | 经验的疆界

果说正在筹备这学期的线下活动,大家挖空心思得想要请(且能请到)哪些嘉宾,想来想去还都是“熟人”——至少也是五分熟以上,想到的主题也是些熟悉的“话题”,比人能“生”一点,差不多四分熟以上吧。心想不对啊,在社会中“摸爬滚打”了这么多年,怎么还是视野狭窄、资源局限啊。于是打开微信通讯录,想看看有什么人可以请,从头拉到尾,同学(相同专业为主)、同事(相同工作为主)、亲朋(相同成长环境为主)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,剩下百分之二十要么是不怎么联系的“朋友”,再剩下的估计是已经拉黑搞代购的。

人熟话题可以生嘛,然后我又跑到了关注的公共号列表,看看什么样的账号会引起自己的关注,从里面选些好玩的主题呗,无外乎三类:

  • 第一类是“个人品牌”的大V们,像和菜头,Fenng,吴晓波,靠自身的经验、见解、感悟获取大家的关注,几乎全是原创,真实而有趣;

  • 第二类是提供深度整合的公共号,像国匠城(城市方向),三开间(建筑方向),社会学吧(社会学方向),原创比例没有多高,但是搜罗与运营主题想关的好文章,加工整理,提供专业视角;

  • 第三类是泛媒体行业的公共号,这里面无论是传统媒体像南方周末、经济观察报,还是新媒体像好奇心日报、壹读、澎湃,内容涉及范围更广,有专业的媒体团队运营,面对的是个更大众的市场。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壹读已经完全放弃的纸版杂志,彻底转型网络运营。

看完后我陷入沉思,看来不光朋友圈有局限,关注的公共号也都是与自己的专业、阅读范围相近的。不过这里面有一类比较特别——“个人品牌”大V没有受限于我熟悉的领域和主题,似乎关注他们是因为他们可以提供些“我不知道的东西”。后来一想,其实是在了解他们的“经验”和“视角”。

这一类靠个体经验的文章非常难写,你得从自身出发写出和别一不一样的东西,不是肯德基麦当劳,也不是全聚德俏江南,得是楼下的煎饼果子——别地儿都没这个味儿。君不见冯唐大叔到现在招人“爱”的不是他的文笔,不是他的小说,而是在协和麦肯锡混了十数年之后的“经验”,冷不丁向你秀一下,非装但B格已然满满。高晓松的脱口秀也是个体经验,就是兜售打记事儿起所见所闻,再加上后来的所思呗,虽然也看了大量的书籍、史料,但套路不是academic的学院派,“卖艺为生”的人就得图一个好看、精彩!

果说曾试图集合水果的力量来分享经验和见解,后来发现非常困难,说白了就是我们too young, sometimes naive。具体来说与个体经验相伴的文章写作有三个难点:

一是这个东西得靠攒,攒上几年都不一定能有多少感悟,更何况每周都得写出点什么来,太容易无话可写——大家都太熟悉你的套路,还没出招就知道结尾了。现在想想柯南十多年来每集都得变换杀人手法,还得不能让你一眼看出凶手,真是难为青山大叔了。

二是每个人的经验都有边界和局限,经验越多局限越大(请和我再读两遍)经验越多局限越大,经验越多局限越大。如果多少年后你张嘴就是“你爷爷(奶奶)当年XX”,那你基本已经和这个世界关系不大了,如果只是“你爸(妈)当年XX”,相信我,还有得救。这个和第一条相生相克,一方面希望积攒经验,但另一方面经验又会成为前行的包袱。

三是有的人认识到了经验多了局限大,特别是读多了看多了会了解自己的无知与浅薄,但这样一来也有问题,为什么很多“知识分子”要画一个小圈圈跳进去,能不说话就不说话——说多了容易“露怯”啊。柴静视频出来后,很多相关领域的人就是这样,各种“打脸”“被打脸”“打被打脸”,就没几个认真摆摆事实,讲讲道理的。


P.S.

经验这事还有个隐含的事实是,只有那些没有这种经验的人才会关注你提供的经验,“XXX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?”——正是知乎起手式。这样分析下来,果说的经验似乎只能提供给高中生,本科生了,而这个群体又没什么收入,也不好打广告,看来我们团队脱贫无望了(好悲伤)。这段论述放到P.S.是为了不破坏正文三点论,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