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min read

Design Rethink 3 | 设计反思 3 ——关于参数化

本文写于2010年,三年多过去了,观点依然没什么改变。

自己算是做过两次参数化设计的尝试,一次是X老师大三上学期的STUDIO,研究的是蚁洞空间(ANT SPACE),研究成份占的时间比较多,最终用于建筑转化的时间比较少,所以研究与建筑之间的关联性有一定的问题。第二次是构造STUDIO,探讨用纸板加木头这两种材料做一面墙(WALL),试图从人的尺度及对功能的诉求为出发点,为墙植入一些功能。

先说第一次的尝试,我之前对参数化完全是门外汉(现在差不多也是), 很大一部分时间是花在了建筑之外,比如软件的学习、算法和编程语言的学习,真正用来思考建筑的时间是比较少的。当时有几点体会,一是觉得任何学科的科学化的过程都少不了数学,建筑在试图发展其科学维度的时候也离不开数学语言的描述,当然建筑还有许多其它的维度是不能用纯理性表述的。二是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东西不了解就随意评论,只有对一个东西有了最基本的认知之后,才能较正确认识这个东西,参数化也不例外。三是觉得参数化在以后肯定会大有用处,是不是现在这么用还不清楚。

para04

para07

para08

然后接着就进入了下一个STUDIO,构造。说来也巧,X老师课上讲的三个趋势我在一个学期体验了两个(参数化与建构),并且建构也是用参数化的思想来进行的。在这个STUDIO开始的时候,柯大叔让每个人做个BOX,我本着实验的态度做了个灯,可惜后来不见了。

light_01

这次建造的对像(WALL)不大,所以可以研究得比较深入。从一开始引出的对人的使用的细致考虑,到后来不断调整形体,使之更适合人的坐、卧、立等各方面,再到后来探讨节点,一点点用CAM把它建造出来,算是比较全面体验了一把从思想到形体到完成,中间全程是计算机及数控机床辅助的过程。这时自己也了解到了一些世界上别的学校对参数化的态度,我的思想较第一次又有一些变化。之前的STUDIO可能有点像AA,以研究生成为主,之后的STUDIO可能像ETH,回到建筑最基本的问题——建造。方案能否实现,用什么方式将其实现,如何把参数化的思想和工具用到设计-制造-施工整个流程中去,硬件和软件再到最后制作的整个工序如何结合,这些都是会被讨论的问题。而且当时除了最后出图,过程中没画什么表现图,过程中面对的是材料、节点、模型。老师和我们想尽一切办法,用建筑的方法,去解决非规则建造的问题。这时的我觉得,设计做的再好,图画得再漂亮,但是如果能够得到真实的建造,是不是更有现实的意义?实物永远最有震撼力与说服力。

wall_01

wall_02

wall_03

wall_04

wall_05

wall_06

再到现在,我对这些事情又有了新的理解。所谓的建筑的三个趋势,建构本身不应该是趋势,这是建筑的本原,是所有理论的基础,古代人没有建筑流派与理论的时候已经在盖房子,还有那些没有建筑师的建筑,他们靠的就是建造——建筑之所以立起来的原因。再说参数化,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,从方案的构思,建造到整个工程的管理都可以用参数化来让建造过程变得可控。如何在方案时用参数化,我觉得两种方式都可以,一种是生成为导向,以各种参数为变量(日照、人流、空间尺度),用模拟或者一些空间形式的算法做出满足要求的设计,再落实到建构,或者是先研究什么样的材料可以在参数化的方法下发挥多大的潜能,创造出怎样的新的建造的方法,然后再根据这些研究的成果,这些建造方法和逻辑,对思考的方式给出一个基本的框架,对建成及施工提供可用的手段,然后再去做设计,最后建成实物。

至于很多人质疑的形式(FORM)问题,我在想,所有的形式都是可以被质疑的,现在主义、后现代、地域主义等等都不例外,因为建筑本不像物理、数学一样有十分严密的逻辑,数学物理是任何人都可以在此逻辑下证明你想说明的问题,建筑不然。现在对形式的质疑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希望给自己穿上一件“纯科学”的外衣,其实没有必要,科学性是必要的,比如因为流线等原因我这儿需要倾斜一下,但至于是40度还是41度,有什么关系呢?所以每当人问我为什么是这个形式的时候,我想说,因为这样因为那样,不过在都满足这些条件下(科学性),我喜欢这个(艺术性),这就是原因吧?


写于2010年底